据媒体报道,在专车软件与高居不下的份子钱造成的双重压力下,多地出租车司机开始了抗议和罢运。13日,出租车罢运全面爆发,包括长春、济南、成都、南昌在内多个省会城市全线开花,堪称有史以来最大规模。
出租车司机的罢运实质上就是行业罢工行为。对于广义上的工人阶级来说,通过罢工来维护自身的利益是最后的手段,并不应当是唯一手段。而罢工行为产生的负面影响要远远大于其正面作用,特别是在当前的出租车环境下,笔者认为跟风采取罢运来维权的方法就是典型的蠢招。
首先,出租车罢运找错了矛盾对象。罢运行为将自己的利益与群众的利益绑定在了一起,以此要挟政府对专车软件进行限制和约束。但是这个逻辑中错误的一点在于,群众越来越多的选择专车出行,正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。这样,罢运行为在管理者眼里就变成了,一部分既得利益群体(出租车公司)煽动其工作人员,阻挠社会变革和群众正常出行的群体性事件。不会以罢工行为来定性,处理手段也不会柔和,因此各地政府纷纷调动了警察来应对,部分地区甚至采取了高压方式。
其次,出租车罢运行为很可能会适得其反,不但无助于改变自身陷入困难的现状,反倒有利于对手的发展。最为典型的案例就是,2014年6月份,欧洲也曾经发生过出租车司机针对手机专车软件的大罢工。然而一方面是因为人们在当天难以打到车,另一方面是罢工等于变相通过新闻方式为专车软件做了宣传。结果罢工并没有起到目的不说,罢工当日专车软件的用户注册数比一周上涨了8.5倍。罢工等于把客户拱手送给了对手,使用专车软件的人比罢工前更多了。
再次,在中国的舆论环境下,行业罢工有很高的舆论风险,很难得到社会同情。中国更看重社会整体利益和大众的利益,要挟整体利益来达到小集团利益的行为会受到社会的指责。如今正是这样,舆论普遍认为冤有头债有主,出租车司机不该针对专车进行罢运,让其陷入困境的是高额的份子钱,是坐收利益的出租车公司。制度不改,群众永远是受害者。出租车司机不该采取这种激进,让自己出行遇到困难的方式来实现利益诉求,这种行为在网络上备受指责。
最后,罢运并无益于改变自身行业的困难现状。虽说导致出租车司机收入减少的直接原因是专车软件,但是我们应当认识到,专车软件是市场巨大需求所倒逼出来的产物。存在即合理,这种市场自己衍生出来的经营方式符合了经济规律,从政策层面虽然可以简单禁止,但是难以消除。美国还曾经搞过禁酒令,最后失败的教训是惨痛的。政策和市场对着干从没有什么好下场,政府也深知这一点,所以交通委才会说出“鼓励创新但禁止私家车接入”的矛盾表态。即便是几个专车软件消失了,其他变相可以实现专车的软件,通过社交网络软件进行约车的方式都可以进行代替。唯一不变的是,群众的出行需求还会持续增长。从供需角度出发,出租车数量不变,服务态度不改,专车市场只会越来越大。
因此,出租车罢运维权行为并不可取。在现行制度下,最后导致市场发生变革的,一定不会是罢运带来的政府压力,而是出租车公司由于利益大幅下滑和司机流失主动进行的改革。这一出路要靠市场调节来完成,现在市场已经在调节了,我们不去出动适应这个调节,反倒希望通过社会压力来逼迫政府通过行政命令逆转市场的变化。这岂不是螳臂挡车,又怎么不是蠢招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