漫无边际、浓烈的红色中,井架与“磕头机”(压油机)林立,输油管道伸向远方。
每年国庆期间,大片碱蓬草成熟,辽宁省盘锦市西南部近20万公顷的滩涂会红得发紫,游人络绎不绝。若不是石油资源被发现,盘锦或许会成为旅游名城,城市的故事也将与周永康无关。
盘锦到北京,乘高铁如今只需3个半小时。而仕途上的周永康,用了18年。
46年前,这位年轻的石油地质队员来此创业,娶妻生子,一路升迁,并成为盘锦市首任市长。离开时,他已履新石油工业部副部长,实现政治生涯的起飞。
这里是他一路轨迹的原点。
因油而生
初来乍到的周永康,在童晓光的记忆里早已是个模糊的身影。
他还印象深刻的是,开春时候两人“宿舍”的毛地毯,钻出了密麻麻的韭菜。因为人烟罕至,负责安置这批石油地质队员的盘锦垦区某大队,只得在一片菜地上搭建起简易窝棚。
解放初,进行农垦建设的复原官兵和陆续招入的“支边户”,构成了这片“南大荒”的主要人口。直到1966年盘山县和盘锦农垦局合并,才发展为市地级行政单位“盘锦垦区”。
同一时间,这里的前期探井发现了工业油气流。为满足鞍钢炼钢所需的天然气,自1965年石油工业部便派遣大庆油田前往调查,童晓光曾几次担任前期专家小组组长。
随着勘探工作的进展,1967年3月,石油工业部从大庆抽调3个钻井队,2个试油队,1个安装队,一个特车队和部分地质、物资供应人员,奔赴下辽河地区,陆续构成了近千人的队伍,在盘山县沙岭公社成立大庆673厂。意图在于找到更大规模的油田。
1968年1月,包括周在内共有4名673厂的年轻人,来到这片荒原,参与前期勘探。童晓光时任地质队综合组组长,而周在构造组当技术员,两人算是上下级关系。
尽管住在一起,这位“工作很努力”的宿友,从没说过自己老家的事儿,对自己此前的经历也仅是寥寥数语。童晓光能够确定的是,本科专业为地球物理勘探的周永康,大学生活过得并不平静。
其就读的北京石油学院(现为中国石油大学)是以苏联模式为样板,建国后成立的第一所石油高等院校。据校史记载,他入学的1961年,校内师生正遭受浮肿等疾病的困扰。接下来,“四清”、“五反”影响着教学,师生间多次发起“思想清理”运动。1965年,为响应中央“办成抗大式学校”的备战号召,校方开始筹备迁校至油田一线。1966年初,他大学最后一学期,全院的中心任务是以阶级斗争为主的“自觉革命”。4月份,大部分师生分赴大庆、胜利油田参加建校劳动。6月,一切因文革戛然而止。正值毕业的周永康,留校1年才得以分配到大庆油田。
据媒体报道可知,周永康正是在大学期间曾更换了周元根的本名。
周曾在辽河油田40周年的一封贺电中回忆:“1968年初,我怀着为石油事业奉献青春的理想,主动请缨从大庆来到辽河,参加了下辽河盆地前期石油地质勘探工作。”此后,他开始了风餐露宿、居无定所的野外考察生活。
“67年底,大庆油田机关也在不断的武斗,没什么意思。辽河的作业毕竟还是正常的,他应该是想来干点事儿的。”童晓光推测。
对于那年代年轻石油人来说,这里至少意味着可能的、实现个人理想的机遇。
“那一批人里,无论是专业业务还是政治素质,他(周永康)都是最突出的。”童晓光说。不过他很快发现,周永康的志向并不在于业务。
68年年底,地质队开始进行整党运动。刚来不到一年的周永康,升任为整个地质队的整党小组副组长。一到整党会议的时候,无论他级别高的连队领导还是年长不少的老专家,都要听他讲话,并进行思想汇报。